微風徐徐有點濕涼,今天出了大太陽又顯得相當乾爽,
晚上顯得格外的舒服又好睡,真想一直擁抱鬆軟又涼爽的棉被~
像我這樣賦閒在家的人,身旁都是努力為生活打拼的社會中間份子(以年齡而論),在MSN或是電話聊天時,最常的問候語都是:
你最近在忙什麼?
其實這句話問我就對了,因為如果上班族,回答都是千篇一律:
就是工作很累阿...
而在家吃自己的我,每天睡到自然醒,睡前還可以先想像明天要吃什麼,
對每天辛苦早起塞車上班的人來說,根本是天堂生活的選項之一 (當然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愛這樣散漫的步調),不過每種生活都有它要付出的代價,畢業至今忙著玩耍休息與買東西吃東西的我,可以說是寅吃卯糧,面對明天就起跑的百貨公司周年慶,也只有對著厚厚一本DM吞口水的份兒,所謂"有錢的時候沒時間,有時間的時候沒錢",大概是一般勞碌者的心聲吧...
然而即使是口袋空空,而且手邊還有兩張信用卡帳單臨界繳款日期還視而不見的我,在此還是要順便提醒一下,沒事別申請電子帳單,撇開你自己要不要印出來拿去繳費與環不環保的問題,非常容易淹沒在一堆電子信件中,或是根本沒收到,加上沒有實體的紙張,日子一天一天過,你很容易就忘記要繳費這件事,畢竟每個人要繳的帳單可多了...電話費水費電費網路費與因人而異申請的信用卡們,等你像我一樣接到專員提醒電話時,很抱歉,你已經逾期....要算利息的.....
以上完全離題,只是好心的提醒,回到一開始的話題,賦閒在家其實還是很忙的,每天總是有許多家事可以做,大家都愛像是IKEA型錄 or 現場的居家環境布置,卻沒有想過等你搬進去有了雜七雜八的私人物品,跟無時無刻不斷累積的落塵後,完全不是那回事,就像住進旅館,一早起床就可以發現自己散落四處的東西已經讓原本簡潔舒適的房間完全變成"自己的地盤",於是地板還是要掃要擦的,衣服也是要洗要燙的,整間浴室還是要刷過一遍的,垃圾還是要依照台北市政府的規定,一二四六的用專用垃圾袋拿去丟掉! 而因為時間彈性,所以當有人需要繳過期罰單,要去領統一發票兌獎,要去領包裹,要去銀行健保局等諸如此類的瑣事,自然就會變成我的責任,以上還蠻像家庭主婦的,差異只有我是一個未婚女子,而且沒有老公給我家用.
但是悠哉的日子還是有很棒的部分,這算是給自己的奢侈享受,就是午後的時光,每個禮拜至少會有一天,帶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去附近的咖啡店坐坐,一邊品嘗咖啡,一邊享受只有我與書的時光, 週一到週四午後的星巴克人潮約有六成,如果想要更安靜一點,台電大樓旁海邊的卡夫卡很不錯,下午茶裡面的三明治也熱騰騰,酥軟又美味,配上一杯熱Latte,真是級品(當然相對上要花個200元左右),有時候我會故意起床後餓到下午,享受這樣一餐與悠閒時光,最近看了幾本書,像是Diane Setterfield所著"第十三個故事(The Thirteenth Tale)"、韓國女記者作家姜仁仙所寫的"上哈佛真正學到的事"、村上春樹"尋找漩渦貓的方法",每每在午後,看書看到一半,啜一口咖啡,看看窗外的陽光灑下,或是正好外面下起旁沱大雨,就會有一種很幸福的感覺,很開心自己擁有一個自在又滿足的時間,也許過兩天又會回到職場上一起為生活奔忙,但是此時此刻的自己,能夠自在的頂著一頭亂髮,沒有化妝,也沒有套裝高跟鞋,只有休閒褲與夾腳拖的世界,無疑是一種奢侈與喘息吧!
海邊的卡夫卡下午茶組合(NT180)
熱Latte(我喜歡它熱騰騰與濃郁的奶香):

燻雞三明治:

剛剛提到的第十三個故事,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被我陸陸續續的看著,某天卯起來從頭一口氣看完,那天晚上我不能自己的看到凌晨四點,天都微微亮了才入睡,這個作息很像是學生剛放暑假的調調,不過現在的學生應該都是因為線上遊戲或是跟人聊天才會熬夜吧...(當年我可都是為了武俠小說熬夜的...) 如果有人喜歡聽長篇故事,喜歡有點英國小鎮或是莊園的味道,內容沒有對實際年代與科技產品多作著墨的氣氛,那麼這本小說很適合,既不會冷場也不會煽情,很適合在一個冬日的午後坐在搖椅上慢慢悅讀!
而上哈佛真正學到的事,純粹是因為我一直懷抱留學夢,對於這位工作了10年後再次去進修的韓國記者所寫下的親身經歷與對哈佛一些學生的訪談與觀察,有高度的興趣,這幾年台灣各大學廣設在職的學位進修,像是熱門的EMBA,雖然有人笑說上這個班純粹是去增廣人脈與頭銜用的,但是高額的學費背後,到底有多少真正讓人精神振奮,醍醐灌頂的內容,也讓我非常質疑,特別是我見識過台灣"最高"學府的一些在職課程後,讓我體認到大部分的學員與老師純粹只是為了一張畢業證書而已,讓這些已經在職場多年,當年在學沒有機會念到碩博士的社會人士多一個學歷好匹配社會地位,或是幫助升官加薪而已,而這本書讓人有不少啟發,它能提醒一些你可能忘記的好習慣,當年為了聯考拼命讀書的堅忍毅力,或是讓你想起大學四年玩得真開心,在交報告與考試前會發揮最大潛力完成不可能的任務,然後出了社會開始後悔當年怎麼不認真一點,也看到美國知名學府所付出與塑造的環境多麼讓人傾慕,或許像我這樣的學生永遠進不了哈佛大門,也有不少人批評時下學生素質低落,但是又有多少老師在教職上用心付出?上課時口齒不清像含顆滷蛋,沒有計畫性的教學內容,完全隨興所至,搞得學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台上老師現在身處在哪一個章節還是年代,即使在台灣老師的薪水比不上美國,但是以同樣的薪資水準,有多少教授們在教學上的用心比起同樣薪資等級的上班族不惶多讓呢?
至於村上春樹的作品,我的確是個村上迷,近幾年國內出版了不少村上的散文集,我非常的推薦,有人或許對於村上春樹小說的風格覺得陌生或是覺得冷調不喜歡,但是這幾本他旅居各地所寫成的心得(應該不算是純遊記),相當有意思,尤其我們對日本文化很熟悉,所以透過村上的眼睛看美國看歐洲看中國等,很容易有會心一笑的感覺!這本尋找漩渦貓的方法,還有終於悲哀的外國語、萊辛頓的幽靈等都很有趣,非常適合晴朗的午後悅讀,會讓你愉快一整個下午~~
最後,推薦一個很棒的地方,台大校園,在這個時節很適合去散步,能在台北市鬧區找到一塊你可以徒步10分鐘旁邊沒有太多機車汽車的地方(只是部分路段腳踏車很多),空氣中有乾爽的氣息,有時候一早除過草,你會聞到青草的味道,或是一陣淡淡的花香,這裡的步調很輕鬆,只有因為上課鐘與吃飯時間影響腳步的節奏,但是你身旁永遠會有著談笑開心的學生,有著單純的氣質,即使你不小心昏倒在校園,一定會有人來救你,這裡有種祥和與溫暖的氣氛,很奇怪跨出校園後的台北市就顯得格外冷漠,就算有人車禍倒在地上,大家也會因為擔心怕被栽贓變成好心沒好報而拒絕伸出援手...
午後的校園裡氣氛很輕鬆,運氣好還可以遇上熱騰騰剛出爐的台大麵包與吐司(有自己的農場應該不會跟大陸毒奶有關係吧~)悠閒的散步個20分鐘,流一點汗吹吹風,讓自己放空,畢業後每當我心情不好或遭遇挫折(或是失戀),我就會到校園裡散步,在樹下坐一坐,失戀就哭一哭,反正沒人認識我,看看年輕學子們一臉充滿希望什麼都很有興趣的樣子,讓我回想自己當初也是很有抱負很有熱情的,煩惱的事當下就覺得沒有那麼嚴重了,像個20歲的年青人有不知好歹的勇氣,重點是吃完台大小福霜淇淋或是農產中心的冰淇淋蘇打三明治,再多煩惱都忘掉了~~ (當然,你也可以換成姐妹花雞排或是茶葉蛋)
2 則留言:
第十三個故事我也看過噢。從「追風箏的孩子」開始,就找了一些木馬文化出版的書來看,「燦爛千陽」、「偷書賊」、「人性污點」..,除了人性污點稍沈悶以外,其它都還不錯看噢。
真不愧是渡邊先生,有時候我覺得看村上的作品很舒服是因為,邊看有種"對阿!我也是這樣想的感覺!",有渡邊先生你這樣的朋友,大概是小林綠本身的一種幸運吧!
張貼留言